田新华,付之雄,陈锷,杨芳裕,陈陆馗,孙谨,康俊龙.急性中型颅脑损伤后颅内压与凝血功能参数变化的相关性研究[J].井冈山大学自然版,2010,(4): |
急性中型颅脑损伤后颅内压与凝血功能参数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|
CORRELATION OF INTRACRANIAL PRESSURE WITH PARAMETERS OF COA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ODERAT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|
|
DOI: |
中文关键词: 颅脑损伤 凝血功能 颅内压 |
英文关键词: |
基金项目: |
|
摘要点击次数: 1917 |
全文下载次数: 0 |
中文摘要: |
目的 通过监测急性中型颅脑损伤颅内压(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)的变化和检测外周血凝血功能参数的变化,探索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同凝血功能参数关系,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治和病情判断提供相关理论依据.方法 颅脑损伤患者42例,均为受伤后12 h内入院、诊断为中型颅脑损伤患者.根据文献按ICP大小,将患者分为:ICP正常组(6~15 mmHg)、ICP轻度增高组(15~20 mmHg)、ICP中度增高组(20-40 mmHg).以我院健康体检者17例为对照组.检测患者外周血凝血功能参数,ICP监测仪监测中型颅脑损伤患者ICP的变化情况.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,ICP正常组、轻度及中度增高组患者外周血PT(凝血酶凝固时间)延长(P<0.05或P<0.01),ICP轻度和中度增高组外周血APTT(部分凝血酶时间)和D-D(D-二聚体)水平上升(P<0.05或P<0.01),ICP中度增高组患者外周血TT(凝血酶凝固时间)水平增高(P<0.05),ICP正常组、轻度和中度增高组Fg(血浆纤维蛋白原)水平降低(P<0.05或P<0.01);与ICP正常组比较,ICP中度增高组患者外周血PT、APTT时间及D-D水平增大(P<0.05).结论 急性中型颅脑损伤后可出现凝血功能的异常,随着ICP的升高凝血功能异常更加明显,因此,凝血功能参数指标的变化与ICP变化有相关性,可以提示颅脑外伤患者病情变化,为临床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. |
英文摘要: |
|
查看全文
查看/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|
关闭 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