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福辉.农民大众文学与市民大众文学并存的新局面——谈1940年代文学全景中的重要一角[J].井冈山大学社科版,2010,(4): |
农民大众文学与市民大众文学并存的新局面——谈1940年代文学全景中的重要一角 |
Coexlistence of Peasant and Townsfolk Plebian Literatures——An Important Section in Chinese Literature Panorama in the 1940s |
|
DOI: |
中文关键词: 1940年代 农民大众文学 市民大众文学 |
英文关键词: |
基金项目: |
|
摘要点击次数: 1980 |
全文下载次数: 0 |
中文摘要: |
1940年代的中国文学被包含在一场民族自卫战争之中,多元的大众化样式已成为文学的时代特征.解放区文学在毛泽东<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>的指导下,演变成为"农民大众文学",出现了秧歌剧<兄妹开荒>、新歌剧<白毛女>、新编京剧、街头诗、墙报、通俗故事、赵树理小说等通俗易懂、耳熟能详的农民文学.而沦陷区、国统区则出现了都市大众阅读类型文学,即以张爱玲、徐訏为代表的"市民大众文学".于是,在1940年代,农民"大众化"与市民"大众化"发展到一起,出现了农民大众文学与市民大众文学并存的新局面,促使民族文学走向现代化和中固化. |
英文摘要: |
|
查看全文
查看/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|
关闭 |
|
|
|